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下辖16个县市,州府凯里市。全州辖县级凯里市和其余15县。
黔东南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是全国苗侗文化的核心。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33个民族。
截止2020年,黔东南常住人口为374万人,国土面积30282.34平方公里。地势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境内有雷公山、云台山、佛顶山等原始森林,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
凯里市,是黔东南自治州的地级行政区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9年8月4日,逐诚便来到贵州这座小城,一窥“苗侗明珠,绿色凯里”究竟的魅力。
说起自治州、首府,可能很多小伙伴们,还不清楚它和平时我们常见的地级市、市辖区、县和县级市的关系究竟有何区别。逐诚根据自己的见解也大致说两点不同。
1.地级市管辖市辖区、县,代管县级市。自治州管辖县和县级市。这里有两大区别:
- 首先地级市有市辖区,地级市政府驻其市辖区;自治州没有市辖区,自治州政府驻其县或县级市。
-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通俗点说就是自治州可以管辖县级市,而不是代管县级市,这就是民族自治州与地级市的本质区别。
2.地级市名称上更多是狭义概念(市辖区概念),自治州名称更多是广义概念(全域概念)。例如人们提到金华,更多是指金华市辖区,即婺城区和金东区的市辖区概念;提到黔东南,便是指整个黔东南管辖的区域,但又不特指具体哪个县市,如果是想说凯里市,一般都是提凯里会更精确。
早上6点半,逐诚从凯里火车站下车。凯里站站台属于低站台,上下车不方便,尤其对于背着大包小包的旅客来讲。站台雨棚采用中间立柱、双侧悬挑、Y 型结构形式,是很典型的县城规格。
凯里火车站投用于1974年,是湘黔铁路上的一座过路站。火车站站房虽然有三层结构,但是占地面积非常小,硬件设施较为落后。凯里火车站已经是一座有年代感的老旧小站。
从火车站出来,便是凯里的站前广场位置。只是这个站前广场有点小,旅客、商贩穿行其间,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混行马路,造成小小的广场拥挤不堪,秩序混乱。
抬头望四周,发现凯里站所处的地势是在一个山坳中。整个黔东南“九山半水半分田”,城市建设只在山地中找位置。凯里也是一座典型的山区城市。
火车站区域的建筑都是浓郁的乡镇风,五六层的农民房落地房建筑七歪八扭,胡乱堆扎,很多房子还都有私自加盖违章建筑的迹象。
对应的,其他城市火车站区域的住宿基本上达到宾馆档次,凯里火车站附近住宿设施的命名多为招待所,实际住宿体验从硬件来看也确实只是招待所水准。
火车站是一座城市对外形象的窗口,贵为自治州首府的凯里有必要考虑提升下火车站区域的城建水平。
站前广场出来就是一个十字路口。和火车站垂直的道路叫做清江路,交叉的道路则是货场路和滨江路。十字路口周围,同时沿着清江路往南一段路上,摆满了流动摊位,形成一个热闹的集市,集市上卖的很多土特产商品等,吸引进出站的旅客及附近的人前来购物。
逐诚沿着清江路一直走,路上不时上坡又下坡,不时右转又左绕,很明显,这是常见的山区道路。
在清江路即将急转弯处,有一所建在半山坡上的学校——凯里市第十小学。学校的对面,则是凯里市中心医院。
山地城市山势起伏、坡度多变。建筑物大多只能建设在犄角旮旯上。劳动人民发挥充分智慧,开发好每一寸能够利用的土地。
从山坡上望向远方,密密麻麻的房子建在不算宽阔的山间谷地间,而周围全是大山。
路上有个“人民路”的道路指示牌,但是从清江路到人民路要先走山路石梯,才能到达能够开车的马路上。
逐诚便沿着这段山路石梯往人民路行进。走着走着,脚下的路也从一开始的山间小路,慢慢变成弄巷。
这边农民房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当地人盖房子外墙不刷水泥,也不贴瓷砖,红砖直接露在外面。这多少也能反映当地人的收入水平和经济实力。
人民路的尽头,又重新来到清江路。通过走人民路相当于把“N字形”的清江路截弯取直,而逐诚也事半功倍的来到凯里的市中心。
穿过大阁山隧道,便是韶山北路,就进入凯里市中心地带,繁华的景象也慢慢浮现。
繁华的背后,尽是犄角旮旯之处,而背街小巷里的市井生活,是这座城市的普遍色彩。
韶山北路上一排高层的边上,直接挨着几幢低矮的农民自建房,对比反差非常明显。
大十字地下商业街,是凯里市2014年投用的地下商业街,是凯里最大的人防商业工程,沿凯里最重要的两条商业大道韶山路和北京路的地下铺设,形成十字交叉。
大十字地下商业街,作为两大商业街地下商业功能的延伸,和传统街区形成立体化商业中心,提升凯里商业规模和氛围。
7点35分,逐诚沿着韶山北路继续往南走,来到凯里的城市商业中心——韶山路和北京路交叉口。
韶山路和北京路交叉形成的十字路口,被当地人称作是“大十字”。以“大十字”为端点,韶山路分为韶山北路和韶山南路,北京路分为北京东路和北京西路。
其实,凯里有“大十字”,就有“小十字”,“小十字”路口,其实就是刚刚路过的韶山北路和营盘路交叉口,只是“小十字”商业羸弱,和“大十字”对比中日渐式微,慢慢淡出当地人的印象。
“大十字”一带高楼林立,商场云集,酒店密布。拥有王府井、方圆荟、谛迦等大型购物中心。这里展现了凯里最高端、最现代化的城市界面。
“大十字”路口有座佳惠购物中心,这是来自湖南怀化的百货零售品牌。贵州东部和湖南一衣带水,衣食住行方面会受到湖南的一部分辐射。
逐诚从“大十字”路口沿北京东路往东走。北京东路上除了鳞次栉比的底商,还有银行、医院、办公楼等设施。
当然自治州州ZF大院也坐落在北京东路上。自治州州ZF大院造型别致,具有民族风情。
透过路上的住宅区,发现住宅楼的后面就是山,山上也因地制宜,密密麻麻地建了房子。
凯里的马路整体规划还是不错。像北京路和韶山路这样的城市主干道,都是双向6车道加辅路,道路中间都设置简易花栏作为硬隔离。
逐诚从北京东路绕小路往韶山南路走。这些小路其实就是和城市主干道交错的街背小巷,同样是热闹不凡。
韶山南路弄堂里有一条小吃街,名叫“牛场坝”。在一条陡坡上一字排开各种美食。黔东南的酸汤鱼是一绝,逐诚曾在重庆吃过一次,堪称美味,相信在凯里当地,更加地道的酸汤鱼应该更胜一筹。酸汤鱼是苗侗族的一道传统菜肴,熬制秘制酸汤,用黄辣丁去内脏,入酸汤熬煮即可食用,吃起来略带酸味、幽香沁人、鲜嫩爽口开胃,是贵州“黔系”菜肴的代表作之一。
位于韶山南路,“大十字”路口南侧的谛迦购物中心是凯里市的老牌购物中心。
韶山南路两旁建筑的屋顶都装饰了凯里当地民族风情特色的塔冠造型。凯里民族建筑有金字塔式苗族吊脚楼、布依族石头屋、侗族鼓楼和风雨桥等等,极具辨识度。
路上看到一条小水沟,水流湍急,水声响彻。因凯里所处山势陡峭,这些发源于高山的溪涧多狭窄曲折,水势汹涌。
贵州的河流多属于长江水系,像这条小溪流最终流入凯里的母亲河——清水江,便是长江支流沅江的上游。
在韶山南路和宁波交叉口东北处,是黔东南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综合性三甲医院——自治州人民医院。
韶山南路和宁波交叉口处的南侧,则是凯里的市民广场。市民广场是凯里对外交流的会客厅和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广场南侧便是黔东南州博物馆。博物馆建成于1988年,建筑形式颇有民族特色,中央塔楼采用侗族鼓楼重檐形式,东西塔楼采用苗族吊脚楼形式,以外观来强调黔东南是“苗侗之乡”。
市民广场周边一带也是凯里城建日新月异发展的代表。相比“大十字”路口,这里的建筑群空间搭配合理,视野也更开阔
游览完市民广场,逐诚继续往南走。在市民广场南侧1公里处,则是凯里市ZF大院。凯里市ZF大院建筑大气,左右对称,相关职能部门和行政中心都一体化办公,有利于市民一站式办理相关业务。
凯里市ZF大院西侧是凯里民族体育场。凯里市民族体育场的外部围墙融入当地民族特色建筑——侗族鼓楼和风雨桥建筑样式,让这座人民体育场更具民族风采。
政府大院这一带属于老城区南拓区域,属于早期的“凯里新城”,目前城建都较为成熟,已无太多可用土地。
为提升城市规模,黔东南自治州提出“疏老城、建新城、强州府”的发展战略,新的“凯里新城”依托原凯里开发区,将在老城的东南方向崛起高品位民族特色山水文化名城。让我们拭目以待“新黔东南,新凯里”。
凯里这座城市,逐诚小时候便知道。90年代开始,浙江的温州、台州、金华等地,涌入大量来自云贵川、两湖、江西的务工人员,其中不少人就来自凯里。整个黔东南2021年常住人口374.04万人,户籍人口489.86万人,流出人口达115万人,且多以青壮年居多,留在当地的都是留守儿童和老年人。
平日寂寂寥寥,只有到了过年的那段时间才能够感受到热闹,街边的台球室、棋牌室聚满了归乡的小镇青年,这一刻仿佛想到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在这里,道不尽的“故乡没有肉身,他乡没有灵魂”,人生陷入无尽漂泊。
凯里让我印象深刻的另一点,是谭松韵主演的电影《最美的时候遇见你》。这部极具真实感记录青春的电影就取景于凯里,电影中旧街景、破学校,甚至演员的妆容都普普通通,演出了真实的人生。剧中男女主角在凯里经历青春期的迷茫,而在深圳相聚时的坦然,仿佛也和今天出走大山前往大城市打拼的异乡人一样的场景。
逐诚于8点40份乘坐2路公交车前往火车站,凯里之行结束。
2019/8/4凯里游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